鹤城街道东门社区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在深化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征程上,鹤城街道东门社区党委以4月15日启动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为契机,创新构建“头雁领学+党员深学+全民共学”三学联动机制,通过对《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的系统研学,从“学理论转观念、学政策转方式、学本领转作风”三维推进,实现作风建设从制度要求向民生服务的实效转化。

头雁领学:以上率下树标杆

读书班课上,社区党委书记任丽丹带领全体党员、社区干部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对文件中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了细致地解读,并将理论学习与社区治理实际有机结合,形成“文件解读——案例分析——实践指南”三维学习体系。

任丽丹带头落实“学思践悟、深学笃行”要求,以上率下推动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党员干部树立“学深一层、做实一步”的行动标杆。

党员深学:知行合一强筋骨

读书班课上,大家逐字逐句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原著原文,将纪律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并通过“支部研讨学、党员潜心学”机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服务。

大家一致表示,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带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定扛牢政治责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身作则、引领新风。

全民共学:全域浸润育新风

“党员在哪里,党的精神就要扎根到哪里!”东门社区党委通过构建“1个主阵地+N个微课堂”立体学习网络,持续深化“党员先学一步、群众跟进一步”的传导式学习模式,将学习阵地向街头巷角延伸。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让理论学习既有“书卷气”更有“烟火气”。

东门社区党委还为高龄党员开通“红色送学专线”,将党的精神精准送学上门。更是携手“青音译站”志愿者团队将“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百姓话”,这种本土化传播真正实现理论学习“飞入寻常百姓家”。

长效赋能:学用贯通惠民生

东门社区党委始终锚定“群众路线”生命线,以实在的民生福祉回应居民群众的需求。累计开展“Friday·福来日”助老志愿服务50余次、惠及158余位长者;2025年至今开展各项主题活动9场,惠及1500余人次;推动龙津小区外立面修复等近10项民生工程落地;“居民议事厅”机制成功化解邻里纠纷36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在消防安全治理中,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带头开展“扫街清患”行动,累计巡查“九小场所”近200户,整改隐患40处,用“铁脚板”走出平安路。

通过“学中干、干中学”的螺旋式提升,东门社区治理实现三个转变:从“纸面要求”到“地面服务”的实践转化,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的模式创新,从“问题导向”到“需求应答”的价值重构。正如社区居民李大爷所说:“现在干部办事不推诿,社区服务有温度,这就是我们期盼的好作风。”

东门社区党委发扬“实字为要、干字当头”精神,以作风建设“软实力”铸就社区发展“硬支撑”。这场始于党群服务中心的思想洗礼,最终在菜市场、咖啡店、居民楼里绽放出生动图景,印证着:当理论学习接上地气,作风建设便有了生命力;当民生服务充满温度,基层治理就找到了金钥匙。站在新的起点,东门社区党委正以作风攻坚推动发展攻坚,续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活篇章。

供稿人:叶慧颖 审核人:邓颂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