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走进北山镇湖西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能闻到一阵淡淡的橙子香味,工人师傅们穿梭在翠绿的果树间,熟练地摘下一个个“金果果”-红美人橙子。“老班长,今年红美人收成不错的,才摘了不到一棵,一个篮子就装不下了呢”,采摘工人说道。

大家口中的老班长,就是北山镇湖西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詹飞,也被村里的小年轻亲切地称呼为“北山叔叔”。
詹飞,曾服役于陆军某部,1989年3月入伍,1991年12月退役。从部队退役的詹飞,在外地上过班,出过国,也短暂地创过业,后来回到了老家做起了航运船工,看着家乡千峡湖的好山好水和发展潜力,想到可以依靠水果种植走出一条致富路,他毅然决定回归乡野,与乡土为伴,跟农产品打交道。

“刚开始搞水果种植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底,就先承包了一片山地,雇人一起开垦了100来亩,试种了杨梅、柑橘、黄桃等水果”。不懂农业种植技术,他就虚心向镇里的农业干部和同行请教,不懂水果销售,他就亲自跑腿拉客户送货。“当初自己搞农业,真是踩了不少坑,一路摸索过来的”,詹飞笑着说。近年来,詹飞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500多亩,水果种类也丰富了起来,秋蜜桃、红美人、丑八怪、夏梨等水果品种都有种植,搞起了休闲采摘业,还得到了绿色食品认证,一年经济收益能有100来万。

打理500亩农场不是一件轻松活儿,所以詹飞平时也会招聘周边村里的低收入农户前来帮忙种植、养护、采摘,让他们在家门口也有了一份收入,一年下来光工资就要发放70来万。“既然我有这个能力,就应该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告别军营、扎根乡村,用汗水浇灌这片土地,让黄土地上长出“金果子”。詹飞始终铭记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通过农场自身发展带动就业,还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真正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完美融合。(供稿人:寿南松;审核人:董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