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体检时节,总有很多病人拿着体检报告单,辗转难眠几天,然后辛苦挤车、排队、挂上几个号,拿着异常结果来看病:大夫您看这报告说我“肿瘤标志物升高”,“这儿有几个箭头”,“我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
这里就为大家解说体检报告单中最常见的几个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就医建议,希望能解决大家的一部分疑惑。
一 尿酸升高
含义:
如果不在同一天内测了两次空腹血尿酸,检测结果都高于某个数值,就称为“高尿酸血症”。这个值在男性和女性身上不相同:男性大于420umol/L,女性大于360umol/L。
我们健康体检中偶然发现的高尿酸血症,多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即仅有血尿酸升高,而没有尿酸相关性疾病,如痛风、尿酸结石等。
可能原因:
身体有一套调节血尿酸水平的系统,吃得多了就从肾脏多排出一些尿酸。当因为某些疾病(肾脏病变、淋巴或骨髓增殖性疾病)和药物(利尿剂、左旋多巴、环孢素、吡嗪酰胺等)造成肾脏不能多排尿酸,或者我们吃进去产尿酸的食物过多、超出了肾脏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发生血尿酸升高。
就医指南:
体检提示高尿酸血症,但血尿酸尚未达到476umol/L时,医生一般不会首选用药物干预,多会建议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通过控制饮食和提高新陈代谢的手段,来达到降尿酸的目的[1]。如果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至大于476umol/L,建议去医院就诊,寻求风湿免疫科或内分泌科医生的帮助,一般会再复测一次。
生活建议:
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建议改变生活方式:
1. 低嘌呤饮食,特别是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肉类需控制
2. 戒酒(特别是啤酒、白酒)
3. 多饮水
4. 肥胖者减重至标准体重
5. 运动
二 转氨酶升高
含义:
转氨酶(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转氨酶升高多提示有肝损害。
可能原因:
转氨酶升高可见于非酒精性脂肪肝、酗酒、药物性肝损害、病毒性肝炎等,此外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体检前吃过油腻食物,也可能使转氨酶暂时增高。
就医指南:
建议转氨酶只要超过正常上限,均到消化内科就诊,就诊时清楚告诉医生平时用药(包括中药)、饮酒等情况。
生活建议:
实际上有很多肝损害是药物造成的,这其中包括大家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降脂药、抗生素(俗称“消炎药”)、某些中成药等,所以用药需慎重,千万不要随便自己给自己开药。特别是医生提示某些药物有明显的肝损害时,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
三 脂肪肝
含义:
腹部超声报告脂肪肝,这意味着脂类物质(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已在肝脏堆积。
可能原因:
脂类物质在肝内堆积的原因很多,可能与我们长期饮酒、肥胖等有关,也会因为吃一些药物(甲氨蝶呤、胺碘酮、三苯氧胺等)或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体检发现者,日常生活中,大多没有症状。
就医指南:
如果同时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尽早消化科就诊。
如果转氨酶水平正常,而同时存在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很可能为代谢综合征所致,也建议先消化科就诊,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脏脂肪变后,有可能转诊到内分泌科治疗。
生活建议:
1. 对于转氨酶水平正常的脂肪肝人群,建议在治疗之外:
2.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取
3. 运动
4. 减肥
四 血脂异常
含义:
体检中检测的血脂包括4项:
①总胆固醇
②甘油三酯
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可能原因:
除了一些先天因素外,血脂异常多数与代谢紊乱、饮酒、吸烟、活动量减少有关。
就医指南:
如果单纯血脂异常,请到内分泌科就诊;如果同时合并有冠心病,建议到心内科就诊。
生活建议:
1. 控制体重运动:以慢跑、快步走、游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为宜。
2. 戒烟
3. 控制饮食:通常肉类、蛋(特别是蛋黄)及乳制品等食物含胆固醇和脂肪酸较多,需要限制摄入。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每天不超过30g为宜。
五 甲状腺结节
含义:
甲状腺B超检查很容易发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就是长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能原因:
甲状腺结节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甲状腺炎等,体检发现者临床多无症状。一般单发结节需要注意恶性肿瘤的可能。
就医指南:
发现甲状腺结节,建议内分泌科或普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B超结果检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可能穿刺结节做病理活检来搞明白良恶性。
生活建议:
不同原因造成的甲状腺结节,医生给出的生活建议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甲状腺结节以良性为多,检查出结节不用过于紧张。
六 肿瘤标志物升高
含义:
体检抽血的项目中经常会包括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癌抗原125(CA125)等等,大家习惯把这些指标统称为肿瘤标志物,粗略认为它们升高与恶性肿瘤相关。
可能原因:
实际上,上述标志物并不一定是恶性肿瘤的标志,它们常常还会由于某些良性疾病而升高,甚至存在于正常组织中;而某些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的肿瘤标志物并未升高。也就是说,靠查遍肿瘤标志物来筛查恶性肿瘤是不可靠的:肿瘤标志物正常,不能排除所有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升高也不能代表一定有恶性肿瘤。
就医指南:
有两个标志物需要引起重视:甲胎蛋白(AFP)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AFP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标志物,可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但AFP阴性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的可能。同时AFP升高还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妊娠、胃癌等。如合并有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发现AFP升高,需要于消化科或肝病中心就诊。如果同时腹部B超发现结节或占位,也应尽早消化科或肝病中心就诊。而如果仅仅AFP升高,不存在上述两种情况时,可以复查该指标。
PSA是前列腺癌的标志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一般PSA水平4~7ng/ml之间,可几周后复查(复查前48小时内不骑自行车及不要射精),7ng/ml以上则需直接找泌尿科医生就诊。
生活建议:
随着老龄化的产生和生活习惯改变,肿瘤的发病率确实逐步提升,因此,肿瘤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特别是四十周岁以上,相应的筛查就要开始了。
针对胃肠癌,建议40周岁开始做第一次的胃肠镜,筛查有没有胃肠道息肉或者溃疡的出现;针对肺癌,2~3年一次的胸部高分辨CT筛查也很重要。另外,与性别相关的,女性的乳腺癌和妇科肿瘤,需要通过年度的乳腺彩超和妇科彩超进行筛查,男性的前列腺癌可以通过前列腺彩超加以筛查。同样,体检套餐中还应包含甲状腺和肝胆胰的彩超,进行相应筛查。完善这一系列的早癌筛查,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早筛早诊早治。
与此同时,生活方式在肿瘤的筛查中也有较高的位置。比如,吸烟的人群,对肺癌的筛查就需要更加密切;有乙肝或者大量饮酒的人群,对肝癌的筛查就需要更加积极等等。
温馨提示
大家务必正确看待体检报告。体检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既然做了体检,就请认真阅读体检报告。发现问题别紧张,该看医生就看医生,该复查就复查。如果因为一点儿异常而茶不思饭不想,就失去了体检的意义。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务必保存好每次的体检报告,不同时间的体检报告可以提供一些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这对于医生的诊断更有参考意义。
青田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叶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