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守护县域蓝天沃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秸秆禁烧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将普法宣传融入执法全过程,推动形成“不敢烧、不能烧、不愿烧”的社会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效。

“线上”+“线下”,织密普法宣传网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格局,确保宣传“声声入耳、处处可见”。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村社网格群等平台,持续推送秸秆禁烧政策图解、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强化警示效果。线下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化身“普法宣传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流动宣传车巡回广播等形式,面对面讲解焚烧秸秆的危害及法律后果。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单600余份,开展巡回宣传150余次,实现了宣传范围全域覆盖、普法深入人心。

“管理”+“服务”,传递执法为民温度。在执法实践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坚持普法先行、管教结合,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对违法行为,注重在依法查处的同时,深入阐释法律依据与环境危害,引导当事人自觉纠正;对屡教不改、情节严重者,坚决依法惩处,并选取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切实达到“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普法效果,彰显执法力度与温度。

“常态”+“创新”,提升法治文化感染力。为巩固宣传成效,推动禁烧工作常态长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健全“日常巡查+重点监控”机制。在秋收等关键时刻增派执法力量,利用执法车辆广播、村镇“大喇叭”等在重点区域循环播放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积极探索普法新路径,通过打造法治文化景观等形式,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文化氛围,使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激发市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营造“保护环境、守法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供稿人:张子佩,审核人:徐凡悦)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