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背景下,青田县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共赴星空露营 共助乡村振兴”口号,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谋划打造“侨乡云境”露营品牌。第一期露营基地囊括了9个特色主题露营基地,主题涵盖绿道骑行、星空营地、红色旅游、精品民宿、儿童游乐等等,多个露营基地由村集体公司化运作,村里以“保底租金+流水分成”的模式,有效盘活村闲置土地和房屋资源。在“五一”小长假,举办了以“共赴侨乡云境,同享星空露营”为主题的“侨乡云境”露营基地品牌云上开营活动,统一发布9个特色主题露营基地。下面对我县露营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我县露营产业发展现状
2019-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人们的出游需求被抑制,而周边游需求又受制于节假日度假酒店高昂的房价,且提前预定较为困难,特别是疫情反复扰动下旅行计划又极易受到影响,而户外露营可以满足人们旅游出行接触大自然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疫情风险,现逐渐成为了消费者周末、小长假的首选。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县现有65家企业及个体户从事经营露营地服务,主要涉及艺术培训、农业开发、民宿、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等类型,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注册企业11家,同比增长266.7%。今年,县文广旅体局重点打造的“侨乡云境”九大露营基地,总建设投入达1000万,5-8月,总体情况稳中向好,总客流量达到8万以上,总体消费额突破100万。其中,五一小长假期间,客流火爆,营位供不应求,户外露营持续“霸屏”,野狼户外俱乐部负责人介绍道:“今年露营设备租赁数量,相比往年上涨100%,设备租赁客单价,相比往年翻了2倍,户外露营受到市场的喜爱,轻奢露营成为消费者户外露营的首选。”而到了暑期,户外天气炎热,再加至大部分营地缺乏自主营销意识,难以用新媒体营销手段进行宣传引流,导致客流量趋于平缓。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紧张,土地性质难以解决。露营地配套用房土地性质必须为建设用地或土地流转,但由于大部分露营地未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紧缺,露营建设很多都占用一般农田或林地,不能用于永久搭建,但土地、林地审批逾越红线难,急需解决点状供地需求;
(二)露营相关审批尚未出台,产业发展机制滞后。露营基地应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市场监管审批)、食品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门审批)、行业特种许可证(公安部门审批)、消防安全许可证等各类证件,由于帐篷式露营基地无明确审批标准,只能获得一般经营许可证书,普遍存在无法在卫生、公安、消防部门登记和审批的情况。希望政府尽快出台露营相关政策;
(三)部分露营地周边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问题存在阻碍。部分通往露营地的道路,会车点较少,通过性较差,容易造成车辆拥堵,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尤其是偏远山区,例如祯旺乡吴畲村,万山乡万山村,鹤城街道仁塘湾村等;
(四)营地推广能力薄弱,亟需营销技能培训。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营地的推广意识薄弱,相关技能欠缺,相较于传统行业,露营地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偏远山区,不会“吆喝”,很难带来客流,目前互联网发展迅猛,通过互联网营销效果显著,但营地缺乏互联网营销的相关技能,亟需政府加大技能培训的投入;
(五)露营地安全措施不够,场地意外险参保率低。露营地业主安全意识相对到位,但是落地执行存在困难,一方面考虑到露营地普遍位于高海拔,空旷,存在一定雷击、山洪风险;另一方面营地周围可能存在蛇咬、摔伤、溺水等风险,场地意外险非常必要。

三、举措建议
(一)出台露营产业发展政策,促进露营产业合规发展。可参照民宿相关的政策,结合露营产业发展的实际,加快出台促进露营产业发展的政策,推进露营产业的合规发展。前期建议为露营地提供审批绿色通道。
(二)制定露营产业行业标准,规范露营产业有序发展。通过制定露营产业行业标准,规范露营地建设标准,提升露营地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露营产业的有序发展。
(三)完善露营地周边配套,提升立地条件。改善露营地周边的通行条件,如增加会车点、安装指示牌警示牌、建设停车场等。一方面可以提升通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安全风险。
(四)定期开展营销培训班,提升各营地自主营销能力。由政府牵头组织定期开展营销培训班,解决各营地自主营销能力不足的现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邀请行业专家,为各营地提供指导培训。
(五)加强露营地安全生产意识,组织执法队定期检查。全面排查露营地的安全风险,及时给出改进措施,如避雷设施不完善,场地意外险价格贵等问题,露营地无法自主解决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或者其他解决方案。露营地经营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意识,预防为主,相关执法队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供稿:青田县文广旅体局 周一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