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午12时,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水南村一村民与杭州市余杭区西溪医院病例存在密接情况。瓯南街道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打响了继五级网格建设后的第一场疫情防控战。
水南村常住人口多、密度大,按照疫情防控应急突发事件方案要求,现场设置了7个采样点,共30个采样台,出动工作人员230余人。
一、“统筹+联防”,靠前指挥,实现施策高标准
迅速集结街道干部、公安、城管、医务人员、楼栋长、村社储备力量、物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采样工作。按照采样点位分配人员,每个采样点按照“一联N”模式,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协调点位人员职责。通过镇村干部、公安、医护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有序完成了7个点位的场地布置、清场、消杀、物资配送,自下午3点进场到5点第一批样本送出,现场保持有条不紊、高效高速推进全员核酸采样。在核酸采样过程中,主要领导带队在七个点位巡回检查,并开展现场指导。
二、“实践+方法”,多措并举,推进采集高效率
按照人员底册和前期点验经验,各楼栋长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微信群、小喇叭告知村民核酸检测采样时间,并开展“扫楼”行动,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医务人员、登记人员在距离采样开始前一小时全部到岗到位,分管领导对工作人员再次进行业务培训,确保采样不出错。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开始后,测温、验码、登记、采样、转运一气呵成。采样过程中小喇叭在各点位循环播放注意事项,提醒村民们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整个采样过程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环环紧扣、高效有序。
三、“坚持+坚守”,一采到底,确保样本高质量
从开始到结束,“消毒、收管消毒、收管、采样、封管……”在各个采样点,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和登记人员,不接班不换人,严格按照程序,不断重复采样动作。同时组建特殊人群上门采样队,为村内行动不便人员开展上门采样。样本按照半小时一批次,进行封包、转运,确保样本“零污染”,从严从实完成采样工作。此次核酸采集按照“10:1混采”的方式,历时4个小时,完成7511人次的核酸采样,为瓯南疫情防控工作守住了第一道防线。(供稿:黄婉露)